房天下 >资讯中心 >市场 > 正文

邯郸永年投建超20亿元高新技术产业园

邯郸日报  2015-04-08 09:10

[摘要] 继与中科院、中国农大等高等院校建立科技合作关系之后,日前,邯郸永年又与天津工业大学、河北工业大学在技术研发、科技成果转化等方面达成一系列合作意向。

继与中科院、中国农大等高等院校建立科技合作关系之后,日前,邯郸永年又与天津工业大学、河北工业大学在技术研发、科技成果转化等方面达成一系列合作意向,三方决定在永年建设总投资超20亿元的天津(河北)工业大学高新技术产业园,这是该县贯彻省委书记周本顺来邯调研时的重要讲话精神,开展“结亲”京津科研院校,深化县校合作,培育和发展科技创新型企业的又一力作。

“与京津精准对接,更重要的是放在引进科技和人才上。”该县县委书记杜树杰认为,当前永年迫切需要创新引领和科技支撑,京津高校集聚了大量高层次创新人才、科技成果,借力京津智力资源,推动协同创新,就要更好地吸引京津科技人才,把高校创新优势转化为永年的产业优势。

当前永年传统特色产业占据主导地位,民营经济坐拥“半壁江山”。而这些企业多是靠“土打土闹”成长起来的,亟须突破转型瓶颈,实现跨越升级。借力京津科技人才引进,实现产业升级、企业转型,需要找到一条捷径。

于是搭建县校合作、校企合作平台,实施“阶梯上楼”战略应运而生。

该县在招商引资的过程中,既重视引资金、上项目,又注重借智力、引人才,主动搭建平台,鼓励和支持县内企业与大专院校、科研机构开展合作。

该县抢抓京津冀协同发展机遇,瞄准具有自主知识产权和技术创新能力的科技型项目,主动到北京、天津的科研院所找成果,着力把成果变成项目、变成企业。近年来,该县先后与中国农科院、中国农业大学等15个大院名校联合建立长期稳定的科技合作关系,签署战略合作框架协议,每年举办一次技术项目对接洽谈会。中国发明协会、国防专利局等省内外30多家专利机构、大中专院校先后带来620多项技术项目,有120多个技术项目签约或达成合作意向,涉及机械制造、医药化工、新材料等领域。

为贯彻省委书记周本顺来邯调研时的重要指示和市委书记高宏志在市“两会”期间参加永年代表团讨论时的讲话精神,做好重点项目“无中生有”文章,3月24日-25日,杜树杰又带领工业园区、发改局、商务局以及鑫方盛、中威、恒永等10余家重点企业负责人,到天津市与天津工业大学、河北工业大学深入对接洽谈,在技术研发、科技成果转化等方面达成一系列合作意向,并与河北工业大学签订了县校全面合作协议,三方决定在永年建设总投资超20亿元的天津(河北)工业大学高新技术产业园,为县校合作、企校合作搭建平台,加快高校科技成果在该县转化。

两高校自主研发的膜技术污水处理、新型镀合金、标准件材质硬度提升、电池正极材料、碳纤维标准件生产等先进科研成果,对该县标准件等传统产业的晋档升级和新材料、新能源等新兴产业发展具有极大的牵引作用,该县多家企业当场与专家教授达成一系列合作意向。两所高校将该县作为科研、实验示范和科技成果转化基地,以及教学实习基地,与该县企业进行产学研合作,定期选派科技特派员进驻企业,帮助企业转型升级,解决难题。与该县合作建设标准件研究院,支持该县特钢、标准件、新材料等领域项目建设,在技术转化、研究解决相关疑难问题方面提供技术支持,为该县经济社会发展提供信息、咨询、技术研发、课题招标等服务,为该县科技型中小企业提供人才培养、技术培训、产品研发、检测等技术支持和信息支持。这标志着将有大批量的科研成果到永年落户并转化成生产力,对提升当地产业档次具有里程碑意义。

借助县校合作平台,该县还积极引导本地企业树立二次创业、做大做强的理念,通过与科研院所、大专院校“联姻”合作,引进更多技术和人才,增强企业自主创新能力。

恒永公司与天津工业大学开展技术合作,双方申报的“一种吸附有机液体聚烯烃纤维的制造方法”获得国家发明专利,联合研发的“功能吸附纤维的制备及其在工业有机废水处置中的关键技术”获得中国纺织联合会科学技术进步一等奖、“国家科学技术进步奖二等奖”,该公司生产的“抗菌防护PP过滤材料”通过了河北省首批自主创新产品评审会专家评审,被确认为首批省级自主创新产品。

高晶公司聘请中科院院士作为公司的常年技术顾问;硅谷公司成立了全省家民营企业的化工研究院,吸引了30多位有机硅和碳纤维领域的专家落户;金力公司科研团队由7名博士、10名硕士组成,与中科院、防化研究所等长年保持合作关系……

该县还“借鸡下蛋”,培育“”牌专业人才。企美、永洋、久鹏等企业纷纷与国内知名大学合作,“定制”专业人才,华裕公司更是在河北农大设立“华裕班”,着力培养企业留得住的科研创新人才。

高端人才的引进和培养,起到四两拨千斤作用,一些土生土长的本地企业“破茧成蝶”,变大、变强、变洋,提高了自身自主创新能力,一些高端产品被源源不断地研发出来,并占领市场。其中,硅谷公司研发高科技产品20多项,获得40多项国家专利,填补15项国家空白,其中高科技合成纤维“芳纶1414”打破了国外对我国20多年的技术封锁,有机硅水溶缓释肥利用率远远超过欧美利用率60%以上的标准,“硅谷826”等小麦自育优良品系亩产刷新全省纪录。该县特色产业标准件的产业结构发生战略性转变,高强度高附加值产品的产量、产值已占全县紧固件总量的20%和50%以上。

据介绍,近两年该县自主创新研发的新技术、新产品共填补了国家26项空白,获得发明专利60多项,获得3大中国驰名商标,科技引领优势凸显,也正是借助提高产品科技含量,该县涌现了一大批科技型企业,高新化工、新能源、新材料等新兴产业强势崛起,标准件、特钢等传统产业转型升级,步入可持续发展轨道。

谈及今后的发展,县长李红光表示,该县将把发展科技型中小企业作为经济工作的重中之重,全面深化县校合作,集中力量将天津(河北)工业大学高新技术产业园打造成全市高科技示范园区和全县项目的引爆点,打好项目建设翻身仗,靠优质增量推动县域经济转型升级。(常领山、李志刚、栗光科)

免责声明:凡注明“来源:房天下”的所有文字图片等资料,版权均属房天下所有,转载请注明出处;文章内容仅供参考,不构成投资建议;文中所涉面积,如无特殊说明,均为建筑面积;文中出现的图片仅供参考,以售楼处实际情况为准。

房天下APP优惠多,速度快

买好房,就上房天下fang.com

文明上网理性发言精彩评论

亲,登陆后才可发表评论哦~,立即登录

发布已输入0/200

相关知识更多>>
新闻聚合换一换
关于我们网站合作联系我们招聘信息房天下家族网站地图意见反馈手机房天下开放平台服务声明加盟房天下
Copyright © 北京搜房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Beijing SouFun Science&Technology Development Co.,Ltd 版权所有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400-153-3010 举报邮箱:jubao@fang.com